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报告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6-02-17 23:58:00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市十四届人大第七次会议文件之十六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27日在南雄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长  王碧安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韶关市的决策部署,积极抢抓原中央苏区县等重大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强市等六大战略,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一)加快产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我市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经济总量跃居韶关各县(市)首位。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是2010年的2.1倍,增长10.2%,增速在韶关各县(市、区)排名第二,五年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3.8万元,增长9.5%,五年年均增长12.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亿元,增长7.6%,五年年均增长16.2%;固定资产投资106.9亿元,增长16.4%,五年年均增长15.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7.2:28.4:44.4调整为20.7:40.1:39.2

    工业强市效应提升。华电南雄热电联产、彤置富水泥犁牛坪风电、珠玑纸业本色纸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绿洲纸模、乐华陶瓷等重点企业深抓技改扩产。2015年,园区一期投试产企业8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23亿元,是2010年的10.6倍;完成工业增加值30.1亿元,是2010年的9.9倍;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占全市工业比重为75.4%和73.3%;五年来,次获得省产业园建设管理考评优秀等次,获得奖励资金2.7亿元。园区二期成功扩园,配套设施日趋完善。2015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63.4亿元,增长18.9%,五年年均增长29.8%;完成工业增加值41.1亿元,增长17.8%,五年年均增长27.6%。

第三产业持续兴旺。2015年,接待游客337万人次,增长21.7%旅游总收入23.7亿元,增长24.7%,五年年均分别增长25.3%和27.8%两岸花博园、邓坊泉水谷漂流等旅游重点项目建成开业,珠玑、坪田、帽子峰景区停车场及珠玑游客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形成了珠玑·梅岭文化、主田生态休闲和帽子峰-坪田生态体验旅游片区。珠玑古巷·梅关古道评为4A级景区,帽子峰森林公园评为3A级景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成大润发、大市场等一批大型消费平台,商贸流通业务实现跨越发展。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亿元,增长11.1%,五年年均增长13.2%电子商务新型业态得到发展,列为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得扶持资金2000万元电子商务创业园投入使用,建成镇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13个。农村惠金融试点通过省验收2015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9.6亿元,比2010年增加34.6亿元,五年发放支农再贷款3.6亿元。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2015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1.9亿元,增长4%,五年年均增长8.5%;实现农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4.2%,五年年均增长9.1%。成功竞得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特色农业示范性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长足发展一批农产品获得认证评为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县。

(二)夯实基础设施,城乡面貌不断改变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5年,国道323线小梅关至头塘铺段升级改造基本完成,富俚至中里洞、主田旅游大道公路建设快速推进,新建城乡道近百公里;电网完成投资5300万元;农田水利设施完成投资2.3亿元,积极推进灌区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36宗水利项目。“十二五”期间,交通设施投入38.4亿元,韶赣高速、赣韶铁路建成通车,南雄从此结束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历史,新建公670多公里,公路密度96.4公里/百平方公里;农田水利、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工程投入6亿元,改善灌溉面积40多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5亩、解决农村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电网工程投入2.5亿元,新建线路1100多公里;信息化网络覆盖了98%以上的自然村。

新型城镇化建设卓有成效。按照“一园一区一副中心”思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列入省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县。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北城大道、陵园路扩建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危旧房改造、棚户区改造“三旧”改造顺利进行。时代广场休闲广场投入使用。雄州公园完成6.9公里园路建设,其它配套设施进展加快。大福名城、雄州壹品、时代广场等重点商住项目快速推进。城区面积达到12.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5.5%。“十二五”期间,新建2万平方米以上城市广场3个,建成保障性住房452套、商品住宅90.4万平方米,完成城区六大出口教育路等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和一批城市美化亮化工程。乌迳副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珠玑镇获评全国文明镇,被列为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获得6000万元扶持资金,完善建制镇城镇功能的十个项目已经确定并顺利推进,与中心城区同城化进程加快。邓坊特色小城镇初具规模。湖口三水村、邓坊马战村幸福村居建设基本完成

(三)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不断进步

林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大力实施生态城乡战略,逐步形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5年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湿地公园1个面积达8.8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6.8%。“十二五”期间投入1.3亿元,完成造林24万亩,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各1个,生态公益林、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保护区面积达到115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33%,林业管理秩序良好,国特色竹乡”“省林业生态县市)”称号,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通过国家验收。

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2015年,建成珠玑、黄坑、乌迳三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关停28家环境敏感区域的养殖企业投入6000多万元,完善市镇村三级垃圾处理设施,全面开展生活垃圾综合整治“十二五”期间,环保设施投入1.2亿元,建成5个污水处理厂,新增城市排污管网17公里,完成上级下达的减排指标,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近3亿元。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得到加强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先进单位

(四)着力深化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添

2015年,完成了经信、商务、市场监管等机构改革,完成全口径财政预算和公车改革,规范了公务员津补贴。加强了镇(街道)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市直单位绩效考核。成立韶关首个不动产登记中心。推行权责清单制度,调整39个市直部门6746项行政职权事项。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发展各类市场经营主体1560户。PPP模式大力推进北城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完成拆旧复垦2800获得用地指标2100多亩。“十二五”期间,精减和调整审批事项119项,完成“亮点工作”1067项,建成网上办事大厅,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农村“三资”清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取得实效。

(五)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局面不断形成

“十二五”期间,着力加强与友好城市澳大利亚高嘉华市、江西周边及省内兄弟县市区在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东莞南城·南雄产业帮扶与合作密切加强。成功举办了两届姓氏文化旅游节,获“中国姓氏文化名都”称号。与韶关学院农业发展银行、太平建设集团等开展政校、政银企合作,解决人才培养、项目融资难题。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及对外贸易,引进康绿宝、中能建投新能源、清景旅游、大润发大市场等一批重大企业项目,由数量招商向质量招商转变外贸进出口总额1.8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19.2%;实际利用外资总额9825万美元。广府人海外后裔联谊会、珠玑巷姓氏宗亲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乡贤投资项目21个,投资额19.7亿元。

)注重民生事业,社会建设不断强化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加大项目惠民力度,人民群众充分享发展成果。2015年,投入1000万元,建成小公园、小广场、小运动场等“五小”场所37个投入1300多万元,建成路灯1.3万盏,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完成镇(街道)“十个一”项目156个59个重点帮扶村累计落实资金近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5万个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是2.1万1.1万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73.7%和87.5%民生支出21.8亿元,占财政预算支出的78.6%,比2010年高14.2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民生项目支出达66.3亿元。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险种覆盖面稳步提高全面实施“阳光低保”,低保补助、五保老人及孤儿供养标准比2010年大幅增加,建成11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人社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五年新增和转移就业8.3万人;烈军属优待达100%,成功创建第十届省双拥模范县(市);政府承诺的47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得到发展。“十二五”期间,投资6亿多元完成“教育强市”创建,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公办镇中心幼儿园、教育强镇全覆盖,完成异地新建全安中学、市一小等教育民生工程,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已启动新图书馆、新档案馆建设,建成数字影院2家,村级文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完成5万用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成功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被评为“中国恐龙之乡”建成镇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全面执行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有序推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中医院住院大楼、疾控中心服务大楼和8个镇卫生院综合楼建设,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通过省验收,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每万人拥有人才量942人,是2010年的2.8倍。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扎实推进,省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此外,工青妇儿、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武装、法制、统计、粮食、气象、供销、保密、残联、档案、史志等工作实现新发展。

社会管理得到加强“十二五”期间,深入开展“平安南雄”创建,建成782个治安视频监控点,全面提升治安管控水平。建成市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平台有效化解了一系列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监管继续加强,创建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药品安全示范县。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人防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七)加强政府建设,执政能力不断提升

全面加强依法行政,基层治理走上法治化轨道,获评全国、全省法治县(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六五”普法全面完成。依法行政考核2015年在韶关各县(市、区)居第一。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五年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来信476件,接受和完成审计项目181项。积极创建“廉洁南雄”,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阳光工程”。强化对重点项目、重要工作、政府决策事项、亮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强化用好督办成果,形成抓落实提高执行力的工作机制,干部队伍敢担当、勇作为的执行力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整治“四风”,一批违法违纪人员受到惩处,作风建设持续加强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我市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最多,基础设施投入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的五年;也是收获荣誉成果最丰硕,人民生活改善最明显的五年;更是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好速度最快的五年。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体会到,新常态下要推动跨越发展,有三个方面“必须坚持”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优化发展环境这个关键所在。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思想的解放赢得发展的先机,把上级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南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全韶关树立起标杆。同时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在全市上下开展“双学双比”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营造一切为了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吸引了广大珠玑巷后裔、乡贤反哺家乡建设,也吸引了中能建、太平洋建设、中投国际等大企业集团来投资。二是必须坚持攻坚克难,筑牢发展基础这个重要支撑。五年来,全市上下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克服重重困难,推动华电、彤置富、大润发、大市场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打牢了加快发展的基础。三是必须坚持心系群众,发展惠民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工作秉承决策想民,发展为民,工作利民,成果惠民。五年来,政府财力主要用于发展和改善民生事业,为群众办好了47件实事、镇“十个一”、村“四个一”项目,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享受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既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雄部队官兵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南雄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内外珠玑巷后裔、外出乡贤表示衷心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总量仍然偏低,欠发达的面貌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招商引资、特色产业、旅游发展等仍面临产业链延伸不够和配套缺乏问题;公共服务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民生工作有待加强;转变政府职能和作风建设仍须努力。对此,我们必须正视存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总体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根据市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我们编制了《南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及省委、韶关市委十一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统筹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在产业、交通、市场、人才等领域的对接合作,以城市经济为主战场,主动融入“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形成资源要素互补、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新格局,促进城市经济规模与县域经济总量新突破,实现发展新跨越

“十三五”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3:48.6:37.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4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6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基本形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局面,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增长方式快速转变、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法治建设成效明显,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环境优美宜居,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认真实施“11366”发展方略

瞄准一个总目标,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生态文明等全领域全方位着力,把握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实力稳步增强,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美丽宜居,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

坚持一个总思路,即打苏区牌、走生态路,主动融入珠三角,加快建设粤北门户城市。抓牢国家促进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县振兴发展机遇,争取国家和省在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和政策资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我市的倾斜扶持。认真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强化生态发展理念,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好家园。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对接合作,主动接受珠三角的辐射带动,积极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实现与珠三角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努力将南雄建设成珠三角连接长三角(“一带一路”)的粤北门户城市。

强化“三大抓手”,即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全面推进北城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加快城区改造项目进度,促进提质优化,提升宜居水平,加速珠玑雄州同城化。积极推进园区一期扩能增效,园区二期尽快引进一批重大的优质企业项目,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增强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建成雄乐高速信丰至南雄段,积极推动赣韶铁路复线和通用机场建设,加快国道、省道、县道和乡村公路的升级改造,完善城乡交通路网。

实施六大战略,即工业强市、旅游旺市、民生优先、生态城乡、姓氏名都、法治南雄。

着力发展六大产业,即精细化工、能源建材、浆纸和机械制造、大旅游、大农业、电商产业。着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力争到2020年园区一期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并形成年产值超过200亿元规模的产业园区,打造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着力发展能源建材产业,加快热电、风电、光伏发电、彤置富水泥项目建设和乐华陶瓷技改扩产,建设粤北新能源基地和建材生产基地。着力发展浆纸和机械制造产业,依托珠玑纸业、绿洲纸模的产业基础,加大园区二期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企业的引进力度,培育壮大浆纸和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着力发展大旅游,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融入“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大马坝”旅游圈,促进旅游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打造姓氏名都与生态休闲旅游优选地。着力发展大农业,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优势,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着力发展电商产业,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围绕“互联网+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抓好今年工作,对于顺利实施规划各项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韶关市和南雄市委的决策部署,继续抢抓中央苏区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机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打苏区牌走生态路,主动融入珠三角,加快建设粤北门户城市全面推进六大战略,积极作为,砥砺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十三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南雄发展实际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7.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要完成以上任务目标,必须抓好以下项工作:

(一)抓投资稳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力促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及发挥效益。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从群众最关注、最期待的领域入手,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继续推进雄乐高速信丰至南雄段,争取进入项目前期,并尽快动工建设加快推进南雄东、西两个片区路网以及国、省、县道升级改造,扎实推进300人以下自然村道路水泥硬化工程,打通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的断头路,解决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争取韶关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交通公路建设引导资金,促进澜河至帽子峰横岭公路等旅游交通项目顺利实施,打通城乡旅游公路的“毛细血管”。大力推进电网建设和改造,完善北城区电源网架,实施江头、百顺6个镇电网改造工程。加快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基本农田、中小河流治理等农田水利建设。加快4G建设及城区周边人口密集区域、18个镇(街道)光网的深度覆盖,努力搭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和旅游智能化导航信息系统,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鼓励社会资本来雄投资。用好用活各类奖励扶持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扩大投资。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优化审批服务流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领域。推动投融资模式创新,引导财团、企业集团以PPP模式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用好中央稳增长政策,加强与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贷款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破解各类项目和企业融资、贷款、担保等难题,促进投资。采取新设项目、增资扩股、参股并购等方式,吸引客商来雄投资置业,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重大项目尽快落地我市目前有一大批工业、旅游等产业项目以及城市扩容提质、交通基础设施、民生社会事业项目,要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投资、增强发展后劲的主要抓手,确保项目早建设、早见效。要把“南雄富不富,关键看服务”的理念贯彻始终,强化市领导及责任单位挂点联系企业项目制度,并形成重大项目调度机制,定期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项目调度会。进一步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强化督办结果运用,形成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动项目落地建成见效的良好局面抓好项目储备,争取更多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规划,为长远发展做足准备。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认真研究各项政策措施,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沟通,着力解决项目征地拆迁、用地报批、环评审批等制约因素。科学推进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完善征地监管及用地审批,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用地。完善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跟踪服务机制、工程建设协调机制,促进项目建设。

(二)抓产业,调结构。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实施好工业强市战略把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园区一期重点抓好提质增效,加大盘活闲置厂房土地力度加快“腾笼换鸟”淘汰部分劣质企业,推快企业置换,支持优质企业扩能增效。解决部分企业在南雄生产, 在外地经营、结算问题,使企业产生的产值和税收能够惠及南雄,形成总部经济效应。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风险防控,创建循环经济示范性园区。园区二期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形成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力争优质企业落户新突破。主动向上争取民营经济发展资金及政策措施,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按照韶关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精神,尽快出台符合我市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拿出实招支持企业资本融资技改扩产,重点扶持龙头企业鼓励个转企、企转规、规转股、股上市,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与渤海商品交易所合作,拓宽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尽快启动光伏发电项目,加快华电南雄热电联产、犁牛坪风电、珠玑纸业本色纸等项目建设确保彤置富水泥项目年内点火投产。

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以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珠玑-梅岭、帽子峰-坪田主田-江头“三大”旅游片区,规划建设自驾车休闲旅游示范线路。继续推动坪田、帽子峰银杏染秋生态旅游项目,继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和停车场,尽快确定两个项目的投资主体、融资渠道,理顺两个景区管理体制。加快帽子峰景区总体规划、详规及黄金大道的修规,完善坪田景区规划,确保规划变成可以投资的项目,使两个景区投资建设上新水平。珠玑-梅岭景区结合“千年驿道、广府原乡”主题的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建制镇示范点工程项目,大力推进百姓堂、姓氏宗祠建设,新建张九龄雕像,增加文化旅游内涵。推动主田-江头片区的清景园、花博园和江头云峰山生态旅游区建设。加快建设梅岭红色旅游体验区及修复水口战役等革命遗址,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完善观音山、邓坊泉水谷漂流项目配套设施,推动苍石寨景区建设吸引和鼓励外来投资者来雄投资建设星级酒店,支持特色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发展,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推动旅游产品开发,形成旅游产业集聚。

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支持金友集团创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确保龙头企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用好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鼓励农村发展家庭农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生产有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形成旅游产品,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搞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抓好农业招商,发展中药材种植、绿色生态、休闲观光等特色农业。推动烟叶规模化经营,完成烟叶收购25.4万担、收购资金3.2亿元任务。抓好水稻、花生高产示范片建设,完成全安1.2万吨粮食仓储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加强与苏宁、邮政合作,推动电商经济发展,积极实施“3个1+18”计划,加快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建设,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扶持农村青年实现电商创业就业,年内完成培育10个电商创业示范,带动镇村电商产业发展依托韶赣高速、赣韶铁路,对接我市化工产品、五金建材、农土特产品等专业市场,引进知名物流企业,打造“专业市场+电商+物流”的商业模式,促进商贸流通业有新发展。完善信贷投放激励机制,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鼓励企业创新及技术改造。积极争取上级技改帮扶政策,调动企业技改创新积极性,促进企业全速发展。研究出台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发挥园区投融资平台作用,支持投融资、股权投资。以园区为重点,大力培育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力争建设好有机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依托中科院广化所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产业研发平台、省功能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个韶关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促进优质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创新类资金投入,鼓励骨干企业开展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培育“互联网+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旅游电商发展。加强人才引进,吸纳更多高层次人才投身南雄建设。

(三)抓城建,促提质。城市经济为主战场,以省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县为契机,按照韶关打造“3+1+2”城市经济圈和我市“一一区一副中心”的发展思路,大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强化规划引领作用,高标准做好各项规划编制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三规合一”,提高规划严肃性。以北城区建设作为城区扩容重点,加快北城大道新建、陵园路扩建省道342线穿城段改造国道323线路肩改造等路网建设;加快建设新图书馆、新档案馆,争取启动北城小学、幼儿园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征地拆迁进度,年内完成北城核心区征地拆迁工作,启动拆迁安置房建设,形成北城区框架。强化城市功能、打造宜居环境作为城区提质重点,大力推进棚户区、帽子峰林场危旧房改造安置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中山街、河南街、借村等“三旧”改造进度加大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力度,加快实施高速公路出口、浈江河堤、大润发周边等路段森林进城围城首期工程,加快中山广场建设,升级改造沿江东路,完善城市排污管网,启动自来水厂新建5万吨供水工程;加快雄州公园园林绿化景观、广场、地下人防工程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年内开园强化城市管理,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加大农贸市场和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推动城市街道卫生保洁市场化。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用科学理念探索规划建设管理新模式完善镇区总体规划和镇各类规划。盘活各镇(街道)存量用地,解决用地不足问题。支持珠玑镇污水管网、绿道、主街道路面及立面改造等建制镇示范点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加快与中心城区同城化步伐。支持乌迳墟镇商业街道、区域交通体系建设,不断集聚人口,形成南雄副中心支持邓坊镇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形成可以复制的小城镇建设经验模式。支持主田、坪田等镇依托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小镇。支持黄坑镇进行墟镇总体规划修编,提高中心镇建设品位。鼓励其他镇继续推进农贸市场、商场、公园、停车场建设,完善镇域功能,推动宜居镇、名镇建设

四)抓民生,惠百姓。秉承民生优先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贫攻坚战。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认真谋划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精确摸准扶贫对象,做到不漏报一人、不多报一人。制订第三轮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做好扶贫动员、落实分工、明确任务,切实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善贫困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加大“两不具备”贫困村整体搬迁和旧村改造力度,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加大产业智力扶贫,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确保我市最后剩下的65个贫困村、35489481人全面实现脱贫。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民生领域支出,使更多财政资金向民生事业倾斜。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深入实施教育“五大”工程,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力争春季全面完成新城中学搬迁重建,年内完成古市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新建和原新城中学改建成新城小学机关幼儿园总园,完成3所普通高中升级改造。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家训进万家”活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完成文化馆改建工程。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完善救灾救济救助和低保制度,扩大“五险一金”覆盖面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社保城乡一体化创建卫生强市,加大医疗卫生惠民力度,逐步打造信息、影像、检验、病理、心电五大中心,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改革工作,加快黄坑、主田卫生院业务综合大楼建设,启动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公建民营卫生站建设,推动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继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工作努力扩大和稳定就业加快发展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扩大就业门路,吸引更多外出人员回乡创业,争取成为“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示范县”。加快新农村建设,认真做好新农村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全力推进珠玑聪辈、里仁、石塘、里东、灵潭连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继续开展幸福村居、“五小场所”、路灯亮化“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名村、示范村和卫生镇村创建力度,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

同时,继续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加强武装、人防、应急气象双拥工作,提高工青妇儿、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史志等工作水平。

继续抓镇村亮点工作。各镇(街道)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学习先进典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今年镇“十个一”(4+X)和村“四个一”(2+X)亮点工作。镇一级四个必选项目是:建设好一个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协办好一个姓氏节,建设好一个村级公园或广场,打造好一个标兵党组织;村一级两个必选项目是:创建好一个清洁卫生自然村,修建好一条乡村便民新路或路灯。

推进民生实事。一是完成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镇(街道)各建成一个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二是投入1.8亿元,完成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南雄市2016年项目三是投资3500万元,完成雄州公园建设并开园,完成城区森林进城围城首期工程四是投入2000万元奖补资金,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路灯亮化工程和“五小”场所建设;五是投入500万元,提高村(居)委会基本财力保障水平;六是投资6500万元,启动北城大道新建工程,年内完成路基建设;七是投资近1亿元,启动陵园路改建工程,年内完成路基建设;八是投资6000万元,完成新图书馆、档案馆主体工程;九是投资1.2亿元,进行工矿棚户区改造年内完成2万平方米的房屋主体建设;十是投资1.5亿元建设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上半年完成前期工作,年内完成投资4000万元。

五)抓改革,添活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深入挖掘改革带来的红利,以开放包容姿态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成效。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发挥公共联合征信中心平台作用,加强企业信用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管理国有资产及其收益,持续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改革,强化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管,实行国有企业人员招聘制度,激发国有企业发展动力。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快古市、邓坊项目区拆旧复垦工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加强财税征管,严格规范非税收支管理,积极推进全口径财政预算。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全业务全流程网络运行模式,实现“阳光交易”。

促进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我市连接珠三角与长三角的“桥头堡”作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建设,促进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在产业、市场、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巩固和深化南城·南雄对口帮扶合作。推动特色农产品进入珠三角商场超市,拓宽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加大珠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力度,推动一批项目落户。充分发挥联谊会、商会、行业协会及姓氏文化旅游节等人文平台优势,加强与海内外后裔、姓氏宗亲、乡贤的沟通联系,激发后裔、乡贤反哺家乡热情,凝聚发展力量,形成“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信息回传、人才回乡”良好局面。精心筹办第三届姓氏文化旅游节,积极谋划广府(联谊)大厦项目。办好“纪念张九龄奉诣开凿梅关古道1300周年”、“中国影视人?珠玑行”、“华商领袖?南雄行”“百名作家进南雄”等活动,出版长篇小说《珠玑情》,并推动将其拍摄成影视剧

六)环保美生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城乡建设,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坚守生态发展底线,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节能减排工作。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强化环保日常监管,严格环境执法,保障环境安全。加大辖区内水质、大气、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力度,强化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完善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市及周边地区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其他镇以“一镇一策”的办法处理垃圾。加大珠玑、坪田、主田、帽子峰等重点旅游景区和村庄周边禽畜养殖污染整治力度,创造良好的旅游卫生环境。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开展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打击“两违”作为年度工作重点,以高压态势打击“两违”行为和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

 推进生态林业和绿色产业。深入推进新一轮绿化南雄大行动,继续抓好森林碳汇造林、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和乡村绿化美化四大重点生态工程。完成营林造林2.5万亩、碳汇工程林抚育11万亩,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10个,创建镇级示范性森林公园5个,完善百顺观音岽、苍石丹霞梧桐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和杨梅水库县级湿地公园建设。抓好帽子峰森林公园、坪田银杏公园、雄州公园和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升级改造,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推进我市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加快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步伐,确保如期通过国家验收继续加强林业秩序管理,压减林木采伐指标,抓好森林防火保护森林资源。开展国有林场制度改革,转变经营方式,建设生态林场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扶持,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七)抓法治,促勤廉。努力建设一支依法行政、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依法履职。增强法治意识,落实市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能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等内部监督,形成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认真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提高人大建议议案、政协提案的办理实效。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继续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法治南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依法维权和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加大重点领域和重大社会矛盾化解力度,积极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强化政务环境。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形成大抓落实提高执行力的良好氛围。加快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学习“东莞速度”,继续打造“南雄服务”。健全督查督办机制,强化结果应用,确保政令畅通。加强效能问责,大力整治“慢作为、不作为、不担当”等庸政懒政现象。树立正确的执纪导向,为敢负责、敢担当推动发展的干部鼓劲打气、壮胆撑腰,当好干事创业坚强后盾。深入开展镇(街道)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考核和市直单位绩效考核,严格奖惩措施,激发工作积极性。

强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及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推进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加大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矿产开采和国有资产等领域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切实做到有投诉必查实,有调查必有结果有问题必须处理,以政府的廉洁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应策马扬鞭;任重道远,当披荆斩棘。新的一年是新的起点,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市人民一道,携手共进,为加快建设粤北门户城市,与全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努力奋斗!

附:名词解释

 件:

名词解释

 

省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是省政府择优评选2个地级市、5个县区、10个建制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选择10类项目作为新型城镇化专项试点。

PPP模式也称PPP融资,是一种公私合营模式,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签订长期协议,授权社会资本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农村“三资”清理是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合理清查、整顿、完善。

“四个全面”:即指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个1+18”计划:即建立1个专业的城区培训中心、1个县级仓储配送中心、1个城区电子商务创业园和18个镇级服务站。

“3+1+2”城市经济圈”:韶关依托市辖三区和乐昌、南雄城区现有城市规模以及韶关机场、北部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把浈江、武江、曲江、乳源东北部和乐昌、南雄城区打造一个城市经济圈。

“两不具备”指不具备生产条件和不具备生活条件。

教育“五大”工程实施学前教育快速提升工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工程、特殊教育普及工程。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指将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市场监管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重一大”指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和大额资金使用。

 

扫一扫
关注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