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示范段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据介绍,2017年,广东将重点打造8处古驿道示范地区,包括韶关市南雄梅关古驿道、韶关市乳源西京古驿道、潮州市饶平西片古驿道、汕头市樟林古港驿道、广州市从化钱岗古驿道、珠海市岐澳古驿道、江门市台山海口埠古驿道和云浮市郁南南江古水道等8段共106公里驿道及周边5公里发展区域。
根据《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至2017年底,通过两年试点,形成示范效应。完成“南粤古驿道典型线段及示范地区”建设,重点围绕示范地区的设施提升、遗产活化利用、村镇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统筹规划,初步建立“南粤古驿道”品牌。至2020年底,初步完成“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及重点发展区域”建设,沿线文化、体育、服务、标识等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古驿道综合功能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使“南粤古驿道”在全国形成品牌效应。至2025年底,基本完成全省6条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建设,古驿道线路、发展节点、特色镇村互通互联,成为“一带一路”的文化品牌和经济发展走廊。
根据《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2017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我省要以古驿道线路及发展区为重点,叠加政策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省、市政策和资金的叠加效应,用足、用好红色旅游、农村连片整治工程、省级新农村示范区建设、“三旧”改造、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公路建设、地质灾害防护等政策和资金,向古驿道沿线村庄倾斜,集中力量务求取得实效。
按照中央“精准扶贫”战略,紧密结合省直部门对口扶贫工作,重点统筹解决2017年8处古驿道示范段沿线15个贫困村落,2.8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