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精神文明创建专题专栏 > 文明南雄宣传

南雄:保洁电动车开进村 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

时间:2018-09-07 16:10:00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近日,笔者来到南雄市黄坑镇中心村,只见该村保洁员张朝凤正骑着标有“黄坑镇环卫”字眼的蓝白色电动车,稳稳穿梭在村道上,干净利索地清运着村里的生活垃圾。“有车方便多了,不但省力还减少了工作时间,我们也没那么辛苦。”张朝凤高兴地说道。保洁电动车开进村,正为黄坑镇提速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注入了新动能。

  据了解,为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新农村,黄坑镇为辖区10个村配备了电动车,并聘请专业环卫公司对全体保洁员进行保洁专项培训,增强保洁员的日常保洁工作能力。此外,保洁员还正式签订了劳动合同和“门前三包”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常态化保洁机制已凸显。 

     

  保洁电动车发放仪式 

  我们通过筹集资金,采购了工作服装、4000只垃圾桶等设备,每个村还新增了两台保洁电动车,用于村级保洁的常态化工作,就是为了建设好我们的美丽乡村,给村民一个健健康康的生活环境。”黄坑镇镇长胡军华表示,我们还通过实行党员包户、垃圾分类、监督考评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正如胡军华所言,如今走进南雄的各个村庄,垃圾乱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等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取而代之的是党员包干联户、村民自觉定点投放垃圾、保洁队伍常态维护的生动画面,这幅画面正是南雄探索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力写照。  

  党员带头又包户  

  在乌迳镇长龙村,50年党龄的老党员张卿杨每天清早都会把自己负责的包片区域打扫干净,带动了其他村民的积极性,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党员作用发挥在先,带头做好农村保洁工作,从而带动更多村民自觉地参与,已成为南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一招。  

  目前,南雄正通过实行党员包干联户制度,明确党员包户职责。根据“就近、就亲”原则,实行“门牌号+责任单、党员+农户”的模式,规范农户日常行为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村民垃圾入桶践行健康文明生活。  

  此外,南雄还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村民理事会的配合下,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族老乡贤作用,带动全体村民积极投身村庄保洁工作,有效推进环卫工作成效。  

   

  87岁的老党员张卿杨在打扫卫生 

  建立常态化保洁体制  

  “现在大家都是用这个塑料桶装垃圾,每天多走两步倒在定点收集的铁通内,垃圾清运车会拉走处理。”黄坑镇中心村支书曾海洋轻松地说道。这些看似简单的程序,正得益于南雄的积极探索,建立起了常态化保洁体制,这番景象才呈现得如此自然。  

  今年年初,南雄制定了《南雄市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面上村均按照500人、省定贫困村50户配置一名以上保洁员的标准建立起村级保洁员队伍重点对公共场所及村庄进行保洁和垃圾收集作业。还配套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共布置360型号铁桶6800个,240型号塑料桶7640个(含3000个分类垃圾桶),40升用户型垃圾分类桶150个,在所有自然村中达到了每50户配备1个以上标准的垃圾收集点,农户日常需求也基本得到满足。  

  以点带面垃圾分类减量  

  今年3月份率先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珠玑镇灵潭村委会槐花村湖口镇三水村委会上下陂村水口镇沙头村委会沙苑村,可以看到每户农户家门口都摆放着一个二合为一的垃圾桶,桶身标注着收集垃圾种类,其中绿色垃圾桶收集可腐烂垃圾,色垃圾桶收集不可腐烂垃圾。  

  三个试点村总共发放垃圾桶150个,镇里还专门制定了门前三包责任牌,实行门牌号+责任单模式,明确每户责任,提醒村民生活垃圾分类袋装后定时定点倾倒垃圾处理好了,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有序南雄市爱卫办主任张涛介绍说。  

  与此同时,南雄还分别在水口镇、珠玑镇试点设立了绿色兑换点,鼓励倡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如今村民的分类意识逐渐变为习惯,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铺开。  

   

  黄坑镇中心村张朝凤正在清运垃圾 

  实时监管保治理成果  

  为切实巩固人居环境治理成果,南雄特别出台了相关考核办法,强化层层督查考核,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常态化机制,实行“企业运作+政府监督”的管理体系,基本建立起“每周明察暗访、每月考核通报、半年小考、年终大考”相结合的监督考核制度  

  “我们通过设立《环卫聚焦》专题栏目,宣传正能量的同时,对存在问题进行全市曝光,及时督促保洁公司及有关镇(街道)整改落实,效果非常好。”张涛还饶有兴致地介绍道,现在微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村民可以拍照向村里反映卫生情况。保洁员和农户还要接受考评,并在村里进行公示,直接与“文明家庭、卫生之家”评比挂钩,极大地促了村民转变观念,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村道干净整洁,绿水青山常在。走进今日南雄乡村,村容村貌已发生翻天之变,田园风光依旧,一座座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正悄然呈现。  

   

扫一扫
关注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