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南雄市政协主席何人平、副主席肖梅山率南雄地方文史“补遗”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看望南雄地方文史工作老前辈——庄礼味和罗凯燊两位老人,感谢他们为南雄地方文史工作所作出的贡献,并就当前我市正在开展的南雄地方文史“补遗”工作与两位老前辈进行探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庄礼味今年90岁高龄,是南雄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南雄市政协原副处级调研员,罗凯燊今年85岁高龄,是南雄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两位老人都不是南雄人,但都热心于南雄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他们在任时就以严谨的治学之风和孜孜不倦的精神致力于南雄地方文史的研究和史料的编撰工作,先后担任《南雄县志》等重要史料书籍的主编,文史研究成果丰硕。退休之后,两位老人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和为文史工作奔忙的脚步,他们频繁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和大专院校,通过细致的查阅和广泛的搜集,挖掘、整理出许多与南雄有关的珍贵史料。
何人平对两位老人严谨治学、笔耕不辍的精神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同时向两位老人介绍了当前我市正在开展的近400年“南雄历史”的“补遗”工作。这项工作也是根据老人的建议而发起的。南雄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历史原因,自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至民国时期,有三段时期共400年的“南雄历史”无迹可寻,南雄地方志等“官书”中没有记载,造成“南雄历史”脱节,给南雄文史工作研究带来极大不便,也不利于南雄历史文化传承。为做好此项工作,今年初召开的南雄市政协全会上,政协委员即席发言,呼吁尽快组织力量,做好南雄历史“补遗”工作。这一呼吁当场得到市委书记王碧安的积极回应。目前,已由市政协牵头,成立了专门的地方文史“补遗”工作领导小组,从有关单位抽调相关专业人员,分阶段实施、有条不紊地推进“补遗”工作。
两位老人对于我市积极开展历史“补遗”工作表示由衷的欣慰,他们说,文史研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补遗”过程中,一定要切实把好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确保文史资料有水平、有质量、有价值。何人平再次感谢两位老人对南雄地方文史工作的热心支持,并表示将不辜负老人的期望,以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南雄地方文史“补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