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精神文明创建专题专栏 > 文明南雄宣传

【南雄好人】陈丹丹:梦起医学 砥砺前行

时间:2021-03-04 09:11:37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敬业

奉献


图片


  陈丹丹,女,1990年9月出生,广东南雄人,本科学历,南雄市人民医院ICU科的一名护士。在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与到抗疫第一线,于2020年2月13日开始支援韶关新冠肺炎防治定点医院粤北第二人民医院。在院工作期间认真负责,悉心照料每一位患者,得到患者和领导、同事的好评。

  主要事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丹丹想到自己作为一名ICU科护士,熟练掌握重症病人的护理知识,在这危急时刻应不畏风险、冲锋在前,为前线紧张的医疗资源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因此,她毅然毛遂自荐,在第一时间主动报名要求参与到抗疫第一线,于2020年2月13日开始支援韶关市新冠肺炎防治定点医院粤北第二人民医院,为韶关市确诊新冠病毒肺炎危重患者开展医疗救治护理工作。

  在粤北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期间,陈丹丹认真负责、悉心照料每一位患者,密切配合医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患者和领导、同事的好评。尽管每天的工作量非常繁重辛苦,但她毫无怨言:“守护每个人的健康是身为医务人员的职责,国家有需要,我定全力以赴,与疫情抗战到底。”

  不忘初心,医学立命

  参加工作以来,陈丹丹谨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长期服务于家乡人民,尤其选择了工作压力最大、强度最强的重症医学科。选择重症医学科,意味着选择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一条时常需要与死神抢夺生命的道路。陈丹丹在重症医学科一待就将近6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重症医学科。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突如其来,韶关迅速启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一级响应,陈丹丹和同事们一起铆足干劲、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披甲上阵。湖北疫情告急,全国疫情防控任务艰巨,一时间,全国的医疗资源紧张了起来。粤北第二人民医院作为韶关地区唯一的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此时也面临着医护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2月12日晚,还在岗位上的陈丹丹接到科室领导的电话,“粤北第二人民医院现需要一名重症医学科护士,支援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你是否愿意亲赴战场?”陈丹丹没有一丝犹豫,果断决定前往支援抗疫前线。

  砥砺前行,医者仁心

  经过精短的新冠肺炎防护、护理工作培训后,2月14日下午,陈丹丹与她的战友们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场战斗。穿着白色的防护服、蓝色的隔离衣、严实的护目镜,她俨然成为了一名英勇的白衣战士。“虽然心中早有准备,但戴上N95口罩后,还是有些透不过气来。”回忆第一天上班的情景时,陈丹丹感慨万千。

  陈丹丹所在的护理团队工作在新冠肺炎ICU负压病房,负责监护病情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看着留置胃肠管、胃管、气管插管、尿管等各种生命管道,依靠体外膜肺氧合(ECMO)进行生命支持的患者,她揪紧了心。“看着病床上受苦的患者,我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护理好他们!”陈丹丹的眼睛湿润了。

  药品维持、生命监测、日常护理,这些工作的细节在有6年ICU护理经验的陈丹丹心目中早已烂熟于心,经过短暂的磨合后,一切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起来。2月的韶城仍是寒气逼人,但一次标准医学护理下来,她已是汗湿了衣衫。“每进行一次护理工作后,我们由内到外的衣服都会被汗水湿个透彻,汗水随着热气蒸发后会模糊护目镜,我们的视野也会变得更加狭小。”陈丹丹说。

  显而易见,笨重的防护设备在保护陈丹丹的同时,也对她的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但这也要求她要比平常工作时更加细致入微。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不仅仅保护着一名普通的护理人员,更包裹着一颗服务患者的仁心。

  淬火成金,百炼成钢

  陈丹丹虽然有着丰富的重症护理经验,但毕竟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重大疫情的主战场。面对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孔不入的“敌人”,陈丹丹和她的团队必须“面面俱到”且又如履薄冰。讲起她与“战友”的日常生活时,她说:“决不能给新冠病毒任何可乘之机!”“休息的时候,我们在宿舍里都会把自己上班期间遇到的疑惑或困难拿出来讨论,并请教护理专家,要把最好、最严谨的护理给予患者。”除了与一线的同事们沟通交流经验,陈丹丹也时常通过电话、视频与南雄市人民医院的领导请教,“一个人的思维总还是局限的,前辈们有着丰富的护理经验,向他们请教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在陈丹丹看来,只有眼到、手到、心到,才能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分夺秒,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来源:南雄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
关注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