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十分感谢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雄州街道游乐场老板雷某说道,并向雄州街道送锦旗表示感谢。
近日,雷某因房屋租赁问题和商家产生矛盾,事件双方对合同条款存在重大分歧。雄州街道充分发挥“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作用,积极联合法院、公安、司法等多方力量,成功调解该起纠纷。
据悉,今年以来,雄州街道充分发挥综治中心核心枢纽作用,有效融合公、检、法、司等部门职能,科学运用综合网格、“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加快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在隐患排查、纠纷化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前三季度共化解矛盾纠纷537件,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11.5%。
自“1+6+N”体系建设以来,雄州街道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统筹指挥、协同落实的核心枢纽作用。一是落实首席接访员制度,用好纠纷调解专家团队的作用。遇到常见的矛盾纠纷,耐心细致调处,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努力让来访群众“最多跑一次”;遇到信访“疑难杂症”,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综合分析研判,制定调处方案,确保信访件快速有效化解。二是严格落实部门进驻制度,推动“公、检、法、司”等部门常驻或轮驻综治中心,实现一个中心融合多项职能,避免出现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局面,努力实现“1+1>2”的聚合效应。三是注重科技赋能,用好“粤平安”云平台,进一步强化综治中心的信访调处、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心理安抚等功能。四是优化综合网格设置,在辖区划分24个网格,共配备综合网格员48名,网格员承担信息采集、日常巡检、前置处理问题隐患、开展便民服务等职责,以网格兜起基层治理的大小事。五是大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各村、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特色品牌,先后成立了“新城西社区马大姐调解工作室”“小岛社区五老调解室”“雄东社区应急联防队”等矛盾纠纷调处队伍,以“情理法”为抓手,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六是调动群众积极性,组建志愿者队伍。在尊重本地乡土风俗的基础上,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组建了557人的“红袖章”志愿者队伍,广泛参与隐患排查、纠纷调处、民意收集等活动,打造群防共治新格局。
雄州街道将充分发挥新综治中心阵地作用,为群众打造“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的场所,筑牢矛盾调解“主阵地”,为平安建设注入了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