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水口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韶关市委“363”工作要求,依托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构建“党建+”、“创新+”、“产业+”模式,充分发挥其在引才、育才、用才中的核心引擎功能,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党建+”引领人才队伍建设。水口镇坚持党建引领,根据南雄市委《关于推进南雄市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出台《南雄市水口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实施方案》,引导农业生产、企业运营、文化建设等高层次人才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集聚。截至目前,已联系水口籍外出乡贤人才105人,农村实用型人才93人。深化“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携手镇委党校、南雄博物馆水口分馆,构建起以水口镇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人才驿站总部,联动南雄博物馆水口分馆为特色分站点,共同打造蕴含红色文化元素的“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充分利用镇委党校的专业教育资源与智慧党建视频系统数字化优势,持续、规范地举办各类人才培训主题活动。2024年以来,成功举办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为主体的实用技能示范培训5期,培训人数达680人次,促进“头雁”功能作用发挥,强化人才的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健全人才工作机制。水口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深度探索柔性引才、共享人才等新型引才方式,有效破解地域、身份壁垒,拓宽人才来源渠道,精准对接发展需求。创建专家库,吸纳来自暨南大学、韶关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等11位高层次人才,柔性引才66人,包含博士5人、硕士13人。为水口镇产业发展、决策咨询提供高端智力支持。人才驿站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服务体系,联合“双百行动”共建单位韶关学院在水口镇建立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小院。为水口镇近600名村民提供智慧农业科普、蝴蝶兰产业推广、花艺文化实践、秸秆产业高值转化、福寿螺生态防控等农村产业技术培训服务,充分发挥科技转化、人才培养、服务农民的最大效能。
三、“产业+”释放人才创新活力。紧紧围绕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常态化系统化开展技能培训,积极培育高素质本土人才,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截至目前,水口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共举办人才活动近90次,开展粮食作物、黄烟、林果等专题培训班11期,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养大户、返乡创业大学生等420余人次,开展专业生产型种植、养殖等方面实用技术培训1500余人次,开展引导性培训800余人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00余人次,有效激发本土人才服务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依托“双百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契机,与韶关学院、广东药科大学等开展深度合作,签署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帮扶工作协议书,推动政产学研融合,进行水口镇藤茶产品开发及深加工研究,实现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目前,水口镇藤茶产品以“广府藤茶”为品牌成功上市销售,仅4天时间就售卖517箱,销售额达107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