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双百行动”走深走实,5月10日,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举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签署暨揭牌仪式,并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大思政课”建设。韶关市教育局、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韶关学院“双百行动”驻南雄服务队及南雄市教育局、珠玑镇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我市珠玑镇灵潭村签署了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随后,与会领导共同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据了解,双方的合作将通过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打造沉浸式思政课程、构建“理论+实践”教育体系及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实现资源互补与协同创新。
“这次活动是思政课行走的课堂的一次生动的实践,他们将用短视频记录革命故事,为村庄设计文创产品,不仅提升了实践能力,也激发了服务乡村的家国情怀。”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悦说,“接下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构建校地共建的长效机制,拓展‘红色+专业’的融合实践,打造行走思政课的品牌活动,推动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
“他们可以为我们乡村振兴提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的决策提供参考。”南雄市珠玑镇镇长廖春花表示,该镇将充分用好这一平台,结合珠玑镇资源禀赋,促进产业发展。
此次合作将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也能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教育提质与文化育人的双重效益。
韶关市教育局德体卫艺科副科长朱庆辛介绍,作为打造思政课一体化优质课程的起点,此次活动共组建了15个思政课大同小异一体化的共同体,把学生带出去,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新时代发展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