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6 18:42:17
来源:南雄市融媒体中心 周敏
访问量:
-
4月16日,按照南雄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要点安排,并结合“百千万工程”要求,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韶关市、南雄市两级人大代表,对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旨在全面、深入了解相关工作现状,为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艳参加调研。 
本次调研采用现场察看、查阅资料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代表们先后前往黄坑镇中心卫生院、黄坑镇黄坑村卫生站以及南雄市中医院调研。在黄坑镇中心卫生院,代表们看到,依托省中医药局的基层中医馆建设项目打造的中医馆特色鲜明,能够开展针灸、推拿、火龙罐、穴位贴敷等多项中医特色适宜技术,为当地百姓常见的慢性病、疼痛类疾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黄坑村卫生站,代表们详细询问了日常诊疗、中医药服务开展以及乡村医生工作生活等情况。目前南雄市已实现“一村一站”建设,通过多种举措不断提升乡村医生诊疗水平,完善乡村医疗硬件设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 作为广东省中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医院,南雄市中医院近年来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市中医院与省中医院多方位开展学科共建,中医药特色日益凸显,开设名医工作室3个,新增省字号特色专科及建设项目4个;研发生产近30个品种的院内制剂,制剂水平位居韶关前列;建设的韶关首家中医药展览馆被评为韶关市科普教育基地;上线韶关县级医院首个智能物流传输系统,实现移动支付线上全流程服务。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相关单位汇报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据悉,我市共有县级中医院1家,17个乡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有中医馆,均能提供6类15项以上中医药服务;全市共有村卫生站231个,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含中药饮片与适宜技术)的村卫生室有135个,占比约58%。 代表们围绕深入了解到的工作现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展开讨论,积极研究提出改进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广泛听取了相关单位的意见建议。代表们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同时重点加强中医文化宣传,让中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