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创建南雄恐龙文化品牌 推进全域旅游

时间:2025-03-04 10:35:41 来源:南雄恐龙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彭径旭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南雄是著名的“恐龙之乡”,当前,南雄恐龙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正积极创建南雄恐龙文化品牌,串联银杏、姓氏文化及网红景点,打造“文化+生态+体验”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实现南雄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以“时空穿越”为主线,串联文旅资源

  南雄盆地是华南地区白垩纪晚期古生物化石重要产地,地层中埋藏了极为丰富的古生物、植物化石,其中以白垩纪恐龙化石为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科研与科普价值。为了宣传和展示南雄恐龙化石这张靓丽的名片。近年来,南雄恐龙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投入1000万元完成南雄恐龙地质科普中心的建设,科普中心建设面积1200平方米,共设三层展厅,馆内有大量实物标本、VR场景体验、3D立体科普画面等。而南雄的千年银杏林作为“中国银杏之乡”的核心景观,与恐龙主题形成“生命演化”叙事链——从远古恐龙的灭绝到银杏这一“活化石”的繁茂,凸显自然生命力。姓氏文化则成为串联古今的纽带,珠玑古巷作为中原姓氏南迁的中转站,形成了“恐龙时代—植物活化石—人类文明”的完整时空轴线。

图片1.png

  打好科普研学“恐龙牌”

  南雄恐龙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动与学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把科普教育基地和自然教育基地整合起来,拓展研学新路径,形成南雄恐龙文化的品牌效应。投入600多万元完成自然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建设,共建有雄州公园、罗佛寨、苍石寨、下坪等四个科普广场,面积达2600平方米,增设了恐龙模型,改建了科普知识长廊、自然教育路径。共有四个恐龙化石户外原址保护点,有集室内参观和户外探险为一体的研学旅游条件,基础设施完善。联合中山大学、嘉应学院等高校建立实践基地。近两年,吸引了5万多名省内外青少年参加南雄恐龙研学游,掀起南雄恐龙文化研学旅游热潮,打响了南雄恐龙研学品牌。

  加强宣传推介 提升南雄恐龙文化知名度

  南雄恐龙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积极借助发挥融媒体作用开展宣传推介,在广东发布、香港文汇报、南方+、南方都市报、韶关日报、韶关头条、南雄发布等一大批重要官方媒体公众号发布微信推文宣传南雄恐龙文化,制作一批短视频《众生的地球》、《中国恐龙之乡—等你来》等,全方位宣传推介南雄恐龙文化,提升公众知晓度,进一步擦亮“中国恐龙之乡”这张金字招牌。

图片2.png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创建恐龙文化品牌,可以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线,提升旅游产业的层次和品质,加快推动特色文旅产业发展,培育文旅新业态。恐龙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不仅直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下一步,南雄恐龙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将做好大科普大宣传文章。以研学旅游为抓手,做强做大文旅结合的文章,整合资源,抢抓机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打造研学旅游、精品展馆和路线,做优做强研学旅游文章,打造南雄文旅产业品牌,助力将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扫一扫
关注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