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可华,第八、九、十届南雄市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南雄市政协常委。香港可顺啤盒木样公司董事,首届香港南雄市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
从习武认识南雄聊到联谊推介南雄,从履职清单聊到工作要点……来雄参加第十届姓氏文化旅游节活动期间,港区南雄市政协常委、香港南雄市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唐可华侃侃而谈。1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他的声音始终洪亮有力,说到动情处,还数度红了眼眶。
彼时,所处空间不大,咫尺间却已见家国大义;采访时间不长,铮铮建言中足见履职担当。
忆当年机缘故事
“我是1961年在香港出生,1980年开始参与家族工厂工作,1993年到深圳合资设厂,2012年回港发展至今。说起南雄,其实也是一种缘分”。他透过房间窗户向外望去,眉间染上笑意。此时,长途跋涉的疲惫一扫而空。
“我特意回来参加南雄市第十届姓氏文化旅游节活动,就为了在现场见证南雄姓氏文化厚植繁荣的那一刻,也为推介南雄出一份力。当年我也是因为习武认识了南雄来到了南雄,走进了珠玑古巷寻根问祖。”唐可华笑着说。
而他远在国外的朋友、同学却感到不可思议:“这家伙怎么总往内地的山区跑?”面对朋友和同学的不解,唐可华却笑而不语。
原来,唐可华自幼习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幸获得随香港武术协会与广东省武术队在东莞市汇演的机会,因缘结识了一位原籍南雄的省队副总教练、全国南拳冠军黄建刚,还相互成为好友。在两人此后的交往中,唐可华逐步加深了对祖国、对南雄的了解,也渐渐对珠玑古巷这个广府人的祖居地有了一定的认识。
2003年,唐可华第一次独自前往南雄“寻根问祖”。一踏进南雄,他便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感情,与南雄及其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随后,他多次到访南雄,捐资助学。他深知,爱国,是一个人生命最重要的底色。
怀着这份对祖国热切的期待,唐可华在时代浪潮中紧抓机遇,于1993年到深圳合资设厂,2012年回港创办可顺啤盒木样公司。“20余载过去,其企业主营业务,现已遍布中国、东南亚等地。”
“如今,我也多了些身份——不仅当选了港区南雄市政协常委,还担任了香港南雄市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这些年,事业的发展、个人的成长,足以说明我当年做了多么正确的选择!祖国就是广袤的大地,我们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这里,才能枝繁叶茂、成就片片绿洲。”唐可华说。
列自身履职清单
他牢记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深耕基层调研,积极参政议政;他撰写高质量提案和社情民意,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当听说内地面临疫情严峻、防护物资供应严重不足时,他积极筹措赠送抗疫物资;他搭建政协委员联谊会平台,发出爱国爱港正能量好声音,为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作出突出贡献……
从2006年、2011年、2016年连续三届成为南雄市政协委员,再到2021年当选为南雄市政协常委,唐可华一步步走来。他总是:“这既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履职的鞭策。”
时间一晃而过,唐可华已与政协结缘18年之久,而他也用一件又一件实事为这段岁月镌刻上了履职印记:2019年,唐可华牵头筹建“香港南雄市政协委员联谊会”(简称“联谊会”),当时正值香港经历黑暴冲击,随后又爆发新冠疫情,面对香港社会面临不稳定的风险和政府限聚令对联络工作造成的不便,唐可华和相关委员迎难而上,经过多方努力,在2020年12月完成联谊会注册。2023年8月26日,在香港成功举办了“香港南雄市政协委员联谊会第一届理事就职典礼”,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也为推动香港当地社会工作和加深香港-南雄两地交流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成为南雄市政协常委后,他更加积极履行作为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和港区政协委员召集人的职责,组织委员在香港与南雄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他撰写相关社情民意信息,前前后后联络了十余个部门、沟通了数十次,帮助近百位港人回内地落叶归根……
今年南雄市“两会”期间,他更是带来了用心准备的几件提案:从设立广府珠玑荣誉居民称号吸引更多乡贤助力“百千万工程”,到解决境外旅客来南雄现金消费中遇到的困难……点点滴滴,无不倾注了他的思考和期盼。
“像这两个话题,我为此专门带工作人员去实际体验、观察,从调研中去了解真实情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唐可华说,“我始终认为,政协委员要把群众的‘心愿清单’变成自己的‘履职清单’,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委员说话‘行得通’,画出最大‘同心圆’。”
举爱国爱港旗帜
“我们都是中国人。”是唐可华讲得最多的一句口头禅。
香港“修例风波”发生后,他挺身而出带领香港南雄市政协委员联谊会骨干在香港地区广泛联络爱国爱港人士和团体,深入市民中间搭建对话协商平台,让更多人同心协力,助力香港走出困局。
作为港区政协常委,他始终坚定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坚定支持香港国安法、坚定支持“爱国者治港”、坚定支持“二十三条”立法,长期关心青年群体。
“当时,有特别多的香港青年联系我,和我聊起他们生活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唐可华说。
一直以来,青年都是他心中的“重中之重”,“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道德经》有云: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作为父辈的我们,要率先承担好自己肩上的责任,要以身作则,爱国爱港,也要常和他们交流,像朋友一样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唐可华说,“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在他们面临困难或问题时,不是简单地对他们进行批评或是说教,而是要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此,唐可华或是走上街头、走进校园,或是积极参加青年活动,或是借着各种社交场合和青年交朋友。
“记得有一次,我和他们谈起‘国家好,香港会更好’时,就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香港受非法暴力事件干扰的关键时刻,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香港国安法,确保了香港社会重回正轨,恢复香港的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对不法分子的‘反中乱港’行为,西方某些敌对势力却高声点赞为‘靓丽风景线’。谁真心为香港好,一目了然。我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擦亮眼睛,只有祖国在时时刻刻关心和爱护香港。”唐可华说,“如今,越和青年交流,越能发觉他们加深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少人还和我说,希望今后可以在国家发展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这些年来,不只在港与青年交流,唐可华还积极组织香港青年来内地尤其是南雄走走看看。
“我们参与了香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金典妙韵暖万家’活动,广泛联络香港各界友好,与香港区议员及香港坊众服务中心等进步社团合作,推荐联谊会青年核心成员参加南雄市第二届青年联合会,带青年到南雄‘寻根问祖’,以及前往北京、广州等地交流,让他们亲身感受祖国内地的飞速发展,也希望有更多的香港青年能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就自己的美好未来。”唐可华说。
传两地发展声音
“这些年,我们先后多次组织了香港团回南雄交流,推广珠玑文化。我带队到南雄油山浆田小学探望,组织在港政协委员为“绿美南雄”和扶贫工作赞助捐款,组织联谊会会员在香港“家乡市集”上介绍南雄美食。我们还协办了在湾仔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2024年第16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全场参与人数多达2千人以上,在会场摆设宣传摊位,展示推介南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历史特色、文化交流、旅游资源等情况……”唐可华对此如数家珍。
在他看来,推动南雄香港两地加强交流是自己的分内事,而勇于发声更是政协委员的履职担当。2023年,香港举行完善地区治理、重塑区议会制度后的首届区议会选举,唐可华为了更好地凝心聚力助力选举,放弃了自己中秋节和国庆节的假期,在深港两地发起了多场献爱心活动,提前为选举蓄势增能。
“基本上每天都要赶两三场活动,最忙时要从早上9点钟忙到晚上11点。在现场,我会用普通话、粤语、英语连讲三遍。”唐可华说,他还在香港组织了多场街站,向市民广泛宣传新选举制度,呼吁他们切实履行公民责任,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选出德才兼备的爱国者,选出真正能为民办事的爱国者。
“向香港市民传播正能量,也是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的职责所在。”唐可华笑着说。
这不,再过一两个月,南雄市“两会”很快又要召开了,唐可华早已将新一轮的履职活动排上日程。“我会深入到校园、社团、企业去调研,让两会传出更加‘声入人心’的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