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的到来之际,市博物馆引进由广东省博物馆与开平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精品展览——“开平碉楼背后的故事”图片展,将于10月1日在南雄市博物馆展出。展览分为“出国寻梦”“梦碎他乡”“异域奋斗”“圆梦故土”四个部分,通过120余幅图片生动详实地述说了开平碉楼光辉背后的故事。
广东开平,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艺术之乡,更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开平现存1833座碉楼,碉楼建造始于明朝后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鼎盛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多种风格。这种集防卫与居住于一体的特殊建筑类型既是中西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也是华侨文化的典型代表。
开平碉楼的建筑由于华侨的旅居地不同,它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汇集了国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拱券,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 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同时也把中式的龙凤麒麟、童子拜寿、松竹梅等图案也都糅合在建筑中,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碉楼尽管在建材和风格上各有差异,却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墙体厚实,铁门钢窗,门窗窄小,墙体上设有枪洞。碉楼顶层设有望台,并配置枪械、警报器、探照灯等防卫装置。
一座碉楼就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段历史。开平碉楼见证了侨乡百年沧桑与世态民情,诉说了海外华侨华人的艰苦奋斗史。中秋国庆假期在即,不妨先睹为快,走进南雄市博物馆,共同领略华侨文化遗产的独特建筑艺术之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