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报告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0-01-21 15:18:00 来源:南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1月20日在南雄市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许志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共南雄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市人民政府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和“双转移”的各项工作部署,主动对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抢抓机遇,攻坚克难,转危为机,经济社会呈现出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预计(下同)200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2.71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35.8:24.2:40调整到32.5:25.9:4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1.2亿元,增长4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6亿元,增长23.03%;农民人均纯收入5360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0.4%。生产总值等几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全省和韶关市平均水平,名列韶关市前茅。

过去一年,我们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色工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我市坚持实施工业“绿灯工程”,立足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工业。2009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9.45亿元,工业增加值6.83亿元,分别增长21.2%和20.1%。

精细化工产业初步形成经过全市上下一年来的艰苦努力,精细化工基地各项设施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精细化工产业。目前,精细化工基地签约入园企业有83家,其中试投产企业18家、在建企业38家、正在筹建的企业27家,累计投资达28.9亿元。南雄精细化工基地被省委、省政府定为全省“双转移”工作粤北片会的参观点,汪洋书记等省市领导多次亲临视察指导,并给予充分肯定。

浆纸制造和建材陶瓷产业取得较大发展。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扶持服务,获得了省国开行9亿元的贷款授信,成立了雄健担保有限公司,协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争取上级技改创新扶持资金1000万元。帮助企业扩产增效,企业逐渐走出困境。珠玑纸业投资1.85亿元的技改扩产项目已经完成,产能达到6.5万吨;绿洲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扩建的两条生产线已经建成;投资2亿元的乐华陶瓷一期已试产。

二、农村经济建设稳步推进

我市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4.31亿元,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360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0.4%。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特色农业取得较大进展。开展了粮食创高产活动,发展高产粮面积2万亩。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5.89万亩,比上年增加2.06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2.11万吨,增长6.9%。我市已列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县、全国及广东省产粮大县。黄坑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取得成功,全市收购烟叶32.92万担,增长6.2%;收购金额2.46亿元,增长9.8%。实施了50万头生猪、100万只特色家禽、10万亩优质米、20万亩油茶和农土特加工“五大基地”建设,金友集团、温氏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有了新的发展。

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市种粮综补、直补资金全部补贴到位,共发放种粮补贴资金2816万元;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了动物防疫工作;积极开展扶贫开发,强化新型农民培训;在珠玑、黄坑、古市三个镇试点实施乡村“清洁美”工程,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三、商贸旅游健康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加快。以打造珠玑巷文化品牌为主线,整合珠玑古巷、梅关古道等景区资源,完善景区配套设施,积极融入珠三角、赣南湘南旅游圈。做好了珠玑古巷景区规划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瑶坑省委机关旧址的修复工作正在实施之中。启动了龙华山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建设。全市年内接待游客7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49亿元,增长55.1%。

城乡市场日益繁荣,消费需求持续兴旺外贸出口总额1579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32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7.78亿元,增长16.1%。民营经济为我市第三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新发展民营企业52家、个体工商户1672户;民营企业缴纳税收达6259万元,增长13.2%。

四、招商引资质量明显提高

我市围绕精细化工、建材陶瓷、浆纸制造、旅游休闲、农土特加工等五大产业,积极探索招商途径,创新招商方式,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引进企业质量明显提高。在深圳等地举办了四次规模较大的南雄投资环境推介会,同时成功举办了“经贸洽谈暨千年古塔庆典活动”。2009年,共签约项目60个,合同资金39.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36万美元,增长51.3%。其中投资额较大的项目有:龙华山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年产180万吨新型水泥技改扩建项目、韶能珠玑纸业特种纸生产项目和华电(南雄)热电冷联供项目等。

五、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我市坚持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相结合,深入开展协税护税行动,财政收入再创新高。2009年,来源于我市的财政总收入4.71亿元,增长28.0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6亿元,增长23.03%。全年地税收入2.41亿元,国税收入1.06亿元;财政总支出6.52亿元,增长12.9%。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切实做到了“保运转、保重点、保民生”;金融对地方支持服务力度加大。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7.84亿元,比年初增长17.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8.14亿元,比年初增长14.7%。各项贷款余额为11.72亿元,比年初增长55.1%,其中短期贷款为8.79亿元,比年初增长43.3%。                

六、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我们坚定不移地以建设粤北门户城市为目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2亿元,增长41%。

重大交通能源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韶赣高速公路完成投资4.7亿元;韶赣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我市作为珠三角地区进入华东地区“桥头堡”的区位交通优势将逐步显现。投资2400万元,完成了96公里乡村公路硬化;投资800万元,建成大中桥梁3座。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完成投资3亿元。完成了2009年农网和城市配网工程,新建35千伏水口输变电工程,改造35千伏南(雄)江(头)输变电线路工程,110千伏澜河输变电站、110千伏南雄变电站改造工程进展顺利,220千伏珠玑输变电工程已开工建设。

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市政建设投入6300多万元。原国道323线穿城路段改造工程已动工建设,韶赣高速公路城区出口段完成了路面基础工程,金叶大道全线贯通。新仓前街、新风路、上龙沟巷、林荫西路至金竹园市场、雄州大道西繁荣路段的道路铺设全面完成。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加快湖口1.3万亩的农业综合开发、人大议案农田整治项目已全面完成,瀑布水库(二期)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1200万元,宝江水库完成投资140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2215万元,受益群众4.21万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投入资金5990万元。

七、资源环境保护切实加强

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林政管理体制,整顿林业经营秩序。投入资金985万元,新造林面积3.69万亩。依法查处林业违法案件678宗。建设“万村绿”示范点5个,森林覆盖率达到60.4%。水土保持执法监督力度加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2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得到了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年内国有土地招拍挂资金达1.1亿元;立案查处违法用地127宗;开发整理土地2.94万亩,新增耕地1.56万亩,完成征地3075亩,用地报批2134亩,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工程项目用地。

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投资900万元新建了精细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治污降耗和节能减排措施到位,检查排污企业169家次,关闭非法小型造纸厂3家,完成了省、市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积极为外商投资企业审批项目33个,项目环评执行率100%,为我市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八、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政府承诺的“九件实事”基本完成。(1)投资1066万元,全面完成了湖口1.3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投资额增加到2490万元的宝江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正在施工建设;(3)原计划投资1500万元、后增加到4700万元的农网改造工程已经完成;(4)投资2400万元,完成96公里农村公路硬化,完成计划的120%;(5)柴岭、河坪两座大桥已经建成通车;(6)80套安置房建设基本完成,40套经济适用房正在建设中;(7)全市18所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雄州福利中心第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8)因基础地质复杂影响工期的新城影剧院,正在加紧建设之中;(9)原国道323线穿城段改造工程已完成路面主体铺设。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新增就业人数4588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取得新成绩。2009年,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07万人,其中培训农村劳动力2569人, 完成年度任务的102.8%,经培训实现转移就业225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07万人,征收社会保险费1.01亿元,支出0.95亿元,基金运行平衡。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各类企事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

人口计生、科教文化体育事业协调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步,人口出生率为12.08‰,自然增长率为7.5‰,各项指标达到了省“一类”管理县(市、区)标准,人口与计生工作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专利申报16件;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创教育强市、校安工程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有序推进。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9%;德育工作特色鲜明,职业教育成效显著,高考成绩保持在韶关市属各县(市、区)前列;2009年度被授予“全国义务教育监测先进县”称号。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稳步发展,新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个,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切实有效加强了各类法定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9.9%。体育事业有新进步,我市代表团在韶关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获得了团体总分和奖牌总数第三名, 3人参加了第十一届全运会,马丽芸勇摘第五届东亚运动会女子小轮车精英赛金牌。

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广泛开展“学文明、讲礼仪、爱清洁、建和谐”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积极参加了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韶关市主办的 “2009韶关好人”、第二批“感动韶关十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我市孤寡老人邓玉莲、退伍军人刘宏岭等荣登“中国好人榜”。邓玉莲还被评为第二批“感动韶关十佳道德模范”之一。

行政服务和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自觉接受市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开展了“转变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教育活动。完善了“连心楼”网络论坛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机关效能稳步提高,全年网上办结事项1.01万件,按时办结率100%。深入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工作问责制,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开展了评选“十大服务之星” 和“十大优质服务单位”活动。南雄荣登“中国信息化最受关注城市榜”。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加强公务员的学习培训,在中山大学举办领导干部精细化工知识专题研修班,提高了服务发展能力。

社会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坚持打防管控并举,持续开展严打整治行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16%。道路交通安全、消防、文化市场、食品药品和流通领域监管到位,经济社会秩序良好。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体系基本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维稳工作卓有成效。法律服务、救灾救济、退役安置和优抚工作全面拓展。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审计、统计、气象、粮食、史志、档案、人防、残联、民族宗教、工青妇等部门不断取得新成绩,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我们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一年;是我们围绕市委的决策部署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的一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帮助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驻雄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南雄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二产业仍未调头,农业仍然是主导产业,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偏小;二是广大干部过高地估计精细化工园区招商引资所取得的成绩,缺乏忧患意识,干事创业的劲头有所松懈;三是精细化工产业招商引资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入园企业中缺乏大项目、知名品牌,对入园企业的管理经验不足;四是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全市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困难;五是财政收入来源单一,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六是随着各项建设步伐加快,社会矛盾增多,信访维稳压力加大;七是少数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作风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我市加快粤北门户城市建设,确保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至为关键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努力实现新的目标。

201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调结构、上水平”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重大项目带动为主导,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中心,以繁荣、和谐、安康为目标,加快粤北门户城市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下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发展特色经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针对我市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我们要继续积极对接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结构,不断壮大经济总量。

1、进一步抓好园区建设,促进特色工业发展

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快精细化工、建材陶瓷、浆纸制造三大产业集聚,促进工业经济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25%以上,尽快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强力推进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进一步完善园区路道、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抓好污水处理、物流仓储、信息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尽快规划建设精细化工基地第二期工程;继续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行社会化投资机制,积极引资合作,加快园区建设发展。围绕将精细化工基地建设成为“双转移”示范园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力争年内入园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规模。

——推动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行业组织的合作,推进“产、学、研”平台建设,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或联合研发;探索建立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珠玑纸业、绿洲纸模、水泥厂等原有企业做大做强现有品牌;鼓励园区企业争创自主品牌,适应市场竞争。

   ——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积极搞好融资服务,帮助入园企业尽快获得省国开行的授信贷款支持。全力协助珠玑纸业公司投资2亿元新建5万吨特种纸生产线;协助绿洲公司投资7200万元新增6条全自动生产线。支持、帮助水泥厂技改扩产,提高产能。全力搞好服务,确保乐华陶瓷(一期)顺利投产,加快推进(二期)卫浴项目建设。做好入园企业的跟踪落实工作,推动企业尽快建设投产。提升酒业、农土特、包装材料等产业生产水平,促进南雄工业扩量增效。

2、以旅游服务项目为龙头,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随着铁路建设和高速公路的开通,我市以旅游服务为重点的第三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良机。我们要乘势而上,以旅游服务项目建设为龙头,加快旅游强市(县)创建步伐,促进第三产业实现质的飞跃。力争2010年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加快龙华山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建设。重点扶持龙华山旅游休闲度假项目,打造全国知名旅游服务品牌。并以此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旅游交通、住宿、购物、娱乐等各项旅游配套设施,促进旅游消费,全面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景区建设。重点做好珠玑古巷、梅关古道等景区的规划建设,整合“珠玑寻根、梅岭寻芳、温泉养生、坪田觅秋、苍石观景”等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宗教文化、乡村民俗和红色教育等五大特色旅游;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加大景区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创建广东省“旅游强市(县)”工作。

——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第三产业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让民营企业在用地、融资、服务等方面与外企享受同等待遇;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力争全年实现新增上规模企业10家,税收增长10%以上。

    3、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为目标,调整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

——继续大力发展烟叶种植。着力抓好湖口、水口、江头、南亩等4个镇和雄州街道勋口、荆岗村委会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加强服务指导,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力争实现种植黄烟11.5万亩,收购烟叶33.2万担,收购资金突破2.5亿元。

——稳定粮油生产。全年水稻种植面积要达到47万亩以上,其中优质稻种植25万亩,有机稻3000亩以上;花生种植9.5万亩,其中地膜花生7.5万亩。

——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抓好优质米、油茶、生猪、特种鸡、农土特加工“五大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进规模较大企业发展观光、生态、特色农业。重点扶持金友集团、温氏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金友集团打造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着力抓好扶贫开发。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整村推进”方针,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突出解决贫困村“一保五难”问题,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贫困群众脱贫奔康步伐。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抓好镇村规划和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积极推进村庄整治和乡村“清洁美”工程,办好18个示范村,抓点促面,促进新农村建设。

4、更加注重规模质量,推动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继续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主要手段,更加注重规模和质量,优化服务环境,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根据生态市(县)功能区划分和特色经济发展要求,围绕“五个一”做好招商文章:制定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近、中、远期招商引资规划;营造一流的服务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一个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精干的专业化招商和项目跟踪队伍;实行重点项目包干责任制,每个市领导班子成员挂点跟踪服务一个项目(企业),加强与客商的联系,积极为外商解决难题。同时,创新招商方式,办好经贸推介会,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注重招商引资规模质量。继续围绕精细化工、建材陶瓷、浆纸制造、旅游休闲、农土特加工五大产业进行招商引资,着重引进低污染、高效益、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项目,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搞好跟踪服务,认真做好华电(南雄)热电冷联供项目、海粤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报批工作,力争早日落户南雄。拓宽发展思路,争取引进1~2家国家级或省级龙头企业,提升工业园区竞争力。

  0Ad ~!Y+1


  5、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

以打造粤北门户城市为目标,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力争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全面完成22宗小型水库、宝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27宗农村饮水工程,加快界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度,争取启动孔江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宝江灌区节水配套工程建设。

——改善交通环境。全力配合做好韶赣高速公路南雄段的收尾工作,完成韶赣高速公路城区出口段建设。妥善处理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韶赣铁路顺利施工。加快农村公路硬化建设,完成县道X343线孔江至坪田段路面改造,新建借村至珠玑工业园区12公里公路,新建涌溪、迳口两座大桥,抓紧做好新客运站和南雄火车站的规划建设。

——加快能源项目建设。积极协调解决重大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快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加快南雄220千伏珠玑输变电工程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产。继续抓好110千伏澜河变电站综合改造和110千伏(全)安澜(河)线改造工程建设,完成2010年配网改造工程。

——扎实推进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区北移东扩、西建南绿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进程。重点加快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设计修编和城区控制性规划编制,做好北城区开发建设项目详细规划设计,平稳有序推进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完成老国道323线穿城段的改造。建设64套安置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加快新城影剧院建设。继续实施城市清洁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6、突出增收节支重点,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以增收节支为重点,认真研究省转移支付相关政策,群策群力做好生态指标考核的各项工作,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方面更多的资金支持,增加可用财力,确保收支平衡。

——着力培育税源。突出抓好精细化工、纸浆制造、陶瓷建材三大产业及重点项目建设,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盘活土地、闲置资产,提高政府资产收入;加快新引进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为财政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深入开展协税护税工作坚持依法治税,完善税源监控体系和税收征管机制,强化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等重点税种的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的征缴,拓宽财政增收渠道。同时,加强税源调查摸底,堵塞征管漏洞,严厉打击各类偷逃漏税行为。

——优化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财政支出。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的行政经费支出,把保基本运转、保民生纾困、保重点工程、保社会稳定放在首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继续对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政府机关外出费用、办公经费预算实行“零增长”

——强化财政监管。加强国有公共资产管理,抓好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拨付和使用进行全程监控。规范财政拨付程序,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公共财政保障和调控能力。

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1、办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八件实事。(1)完成黄坑1.22万亩农业综合开发;(2)完成2748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3)完成22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4)完成县道X343线孔江至坪田段路面改造;(5)完成涌溪大桥、迳口大桥建设;(6)完成64套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7)建设珠玑220千伏变电站;(8)建设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2、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加强生态公益林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管护为重点,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和森林生态市建设。抓好森林资源保护,扎实做好护林防火工作;加大造林力度,力争年内新增造林面积3.1万亩;加大林业秩序整顿力度,规范竹木加工市场,落实各镇(街道)保护森林资源责任制,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北江水源的涵养,保护南雄生态环境。继续实施“乡村美”、“万村绿”及村庄整治工程,改善村容村貌。

3、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严守耕地红线,力争完成园地山坡地垦复补充耕地面积8400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做好用地规划和储备,确保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严厉查处违法用地尤其是个人非法占用耕地建房行为。继续加大矿产资源的保护和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抓好恐龙化石群省级保护区建设,积极开展国家级保护区的申报工作。

4、努力提高环境保护水平。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抓好珠玑纸业、水泥厂等重点企业的技改工作;强化环境设施建设。 力争投资1000万元,完善城市污水处理截污管网,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完善精细化工基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强化环境监管。加强环境污染监察和整治,确保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安全。

5、进一步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坚定不移推进“双转移”战略。加强职业培训基础平台建设,推进人力资源培训和配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城乡一体化。力争全年实现新增就业人数4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00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2500人进行技能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的覆盖面,做好启动农村养老保险前期准备工作,妥善解决转制企业职工的社保问题。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加快推进福利院建设。

6、大力发展科教、文体和卫生事业。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创建教育强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扎实推进校舍安全工程,积极稳妥推进学校布局的调整;推行绩效工资;强化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和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加快科技信息化建设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增强各类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农村卫生院,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积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早日完成瑶坑广东省委机关旧址修复工作;以南雄新城影剧院加入珠江影视集团省级连锁经营合作为契机,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继续实施农村农民健身工程,建立健全全民健身体系;完善体育场馆建设,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7、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认真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全面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及时排查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及时排查和化解信访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沟通社情民意,进一步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的监管;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强化计生基层服务工作,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下,全面完成韶关市下达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任务;积极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深化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强化电子政务建设。继续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做好统计、审计、物价、双拥、人防、气象、保密、档案、残联、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粮食、供销等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倾力打造务实、廉洁、勤政、高效的政府,为实现南雄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规范行政行为,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进一步清理审批环节和收费项目,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探索建立违反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公共突发事件的领导干部责任倒查、时间倒查机制,提高政策的推动力、工作措施的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增强政府公信力。

2、提升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大力推行阳光政务, 切实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主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媒体舆论和群众的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制度,精心科学编制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

3、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继续深入开展机关、行业作风建设评议活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

4、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行政工作和执法责任制,完善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和重点领域的审计,打造政府采购“阳光工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崭新的精神风貌,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让我们在中共南雄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为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南雄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粤北门户城市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
关注政务微信
扫一扫
打开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