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及“保险”,包括“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等等,勾勒出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我市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不仅把农业保险作为防灾减损的重要方式,更是将其作为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来抓,确保把这件惠及民生的实事办好办实。
持续“增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近年来,南雄市逐渐拓宽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面,陆续开办了蔬菜、水果、淡水养殖等产品险种,创新研发地方特色险种,如政策性烟草保险及烟草种植保额补充保险等。目前,人保财险南雄分公司承保的政策性险种已增至16个,2022年实现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3600万元,2023年全年预计将实现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超4000万元的目标,同比增长约11%。
扩面提标,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南雄市作为广东省17个产粮大县之一,自2022年开始,被列为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地区,将原水稻种植保险转为水稻完全成本保险。水稻完全成本保险为保险金额覆盖物化成本、土地成本、人工成本等全部农业生产总成本的农业保险,可保障自然灾害、重大病虫鼠害、意外事故、野生动物毁损等风险,进一步提高了对水稻单位面积收入(或产值)的保障程度。
“水稻完全成本保险保费没有增加,保额由原来的1000元/亩提高到了1250元/亩,理赔门槛由损失率20%降低到15%。即实现了保额‘提标’,又实现了保险责任‘扩面’,进一步保障了种粮农民的收益。”市农业农村局计划财务股负责人介绍道。
快速理赔,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我在岭下村种植水稻240亩,2023年7月16日因台风倒伏约130亩,眼看马上就要收割了,着实心疼,想起来每年政府都给我们购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弥补一下损失,就赶紧报告了村委会,第二天一大早镇干部及人保公司查勘专员就到达了现场进行了取证核损,理赔结果应该很快就能出来。”南亩镇岭下村水稻种植大户吴万平激动地说道。
2023年4至7月期间,我市发生多起恶劣天气导致部分黄烟水浸、早稻倒伏,灾害发生后,为减轻农民损失,我市快速响应,及时理赔。
“灾害发生后,我们积极制定应急方案,开辟理赔绿色通道,做到早查勘早赔付。截至目前,我们累计支付农民种植业、养殖业因灾、因病理赔683.12万元,其中光黄烟就理赔了约400万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雄支公司经理卢永明表示。
广泛宣传,织密防灾减损保障网
为广泛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意义和受灾理赔的典型案例,我市计划在18个镇(街)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巡回宣讲活动,在全市营造“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良好氛围。
“目前,我们已累计完成乌迳镇、帽子峰镇、全安镇、珠玑镇、油山镇、全安镇、江头镇、坪田镇等8个镇的农险宣传工作,通过宣讲典型赔案,让农民真正感受到‘花小钱、保大安’的道理。农户现在投保积极性越来越高,理赔知识、程序等掌握更全面,理赔申请也更快速便捷。”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雄支公司见习经理张淳伟介绍道。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但知道了哪些农作物可以投保,还知道发生了损失后如何申请理赔,让我对农业种植更有信心。”参加完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培训的村民刘女士开心的说。
市农业农村局计划财务股负责人表示:“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在剩余的镇(街)、村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宣讲活动,进一步提升农户的参保积极性,织密防灾减损保障网。另外,我们还将督促承保机构积极接洽南雄市立华畜牧有限公司及广东明雄食品有限公司,争取将我市肉鸡保险及仔猪养殖保险的承保落地。”